賴律師帶你看懂職業災害的認定與補償(上集)
職業災害,一直是工作者擔憂的問題,不僅勞方會擔心自己權益受損,資方也會擔心工作傷害影響員工的工作狀態。本文將由擔任桃園市政府勞資爭議調解委員及職災勞工陪同律師的賴郁樺律師,帶您一次了解職業災害的類型、定義與補(賠)償金,從法律的角度,讓勞資雙方了解自己的權益與責任。
職業災害,一直是工作者擔憂的問題,不僅勞方會擔心自己權益受損,資方也會擔心工作傷害影響員工的工作狀態。本文將由擔任桃園市政府勞資爭議調解委員及職災勞工陪同律師的賴郁樺律師,帶您一次了解職業災害的類型、定義與補(賠)償金,從法律的角度,讓勞資雙方了解自己的權益與責任。
近年來相信讀者經常會看到政府興建社會住宅的新聞,尤其從2017年起政府開始試辦社會住宅包租代管計劃[1],引進民間業者參與社會住宅包租代管媒合,更在2018年6月公布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包租代管政策頓時成為不動產業界的新寵兒,但不少人對社會住宅的包租代管還是有許多疑慮,為滿足大家對社會住宅包租代管的好奇及疑問,本文特定整理重點如下:什麼是社會住宅啊?誰可以承租?
最近幾年,房屋租賃糾紛屢屢躍上新聞版面,例如房客不但不按時交租,還遺留一屋子物品後就不見蹤影。遇到這種情況,房東一般第一個念頭應該是「房屋是我的,既然他沒交租,我就找鎖匠來開門換鎖,並請搬家公司把房客的東西全部清走」。但是草率地換鎖,卻可能讓房東吃上官司。
一般來說,提到「代理」,多數人會直接聯想到代理商,而覺得與自己無關,但其實代理經常發生在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只是沒有察覺。舉例來說,有一天,業務員拿著某大公司名片,要來與您簽署經銷合約,你敢簽署嗎?以上情境牽涉到代理行為是否成立,也是最容易發生法律糾紛之處,所以不可不慎,接下來就讓我帶你一步步認識代理。代理行為,注重以誰的名義進行
隨著商業往來,營業秘密的訴訟及賠償金額逐年增加,帶槍投靠到新公司真的不可以嗎?營業秘密到底是什麼呢?
前陣子有幸參加第一屆法律黑客松,交流時知道不少法律人擔憂法律科技發展,害怕AI會取代法律人工作。
如果多數人選擇排斥而非幫助被邊緣的人,我們社會總有一天要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
從青峰差點被禁唱到鬧一波大師插畫遭商標註冊事件,創作者辛苦耕耘的著作為什麼不屬於自己的?又有哪些不可輕忽智慧財產權觀念呢?
2019年,逵遠一直思考如何提供客戶更好的服務,除了提供傳統訴訟代理與微型法律顧問服務外,更不斷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