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法律顧問費用、法律顧問證書、律師法律顧問費一次看懂 中小企業老闆必讀!

在創業、企業經營或擴張的過程中,您是否遇過以下情境:

• 客戶拖款不還,找不到解決辦法?
• 合夥人翻臉要退股,口頭協議說不清?
• 員工申訴檢舉,勞資爭議頻傳,一直花時間回應?
• 不清楚哪些法規會影響營運,總覺得提心吊膽?

這些都是企業經營常見的法律風險,而解方之一就是——聘請法律顧問!接下來,我們將帶您逐步了解法律顧問是什麼、法律顧問費用怎麼算、法律顧問證書有何重要性、律師法律顧問費的合理區間,以及中小企業該怎麼挑選合適的法律顧問。

法律顧問是什麼?

「法律顧問」是具有法律專業背景(通常為執業律師)的人士,專為企業提供法律諮詢與合規建議,不只是協助打官司,更重視日常的風險預防與制度建立。法律顧問常見服務內容包括:

  • 中文法律諮詢
  • 中文合約審閱(已有合約)
  • 中文合約擬定(尚無合約)
  • 中文存證信函和律師函撰擬
  • 中文法律意見書撰擬
  • 中文工作規則和勞動契約審閱
  • 代撰寫聲請支付命令、本票裁定、假扣押聲請狀、公示催告聲請狀或聲請專利商標
  • 中文網站聲明(服務條款、免責聲明、隱私權聲明或智慧財產權聲明)
  • 代出席股東會、警局陪偵、勞資爭議調解會或法院調解程序
  • 企業內部教育訓練

律師擔任企業法律顧問的費用是多少?

企業法律顧問的收費模式具備彈性,可根據企業規模、產業風險程度與企業需求量身設計。企業可選擇律師簽訂常年法律顧問合約,享有固定時數或不限次數的法律諮詢與服務。服務內容包含契約審閱、書狀撰寫、法律諮詢、勞資爭議處理建議等。

👉 本所常年法律顧問費約 NT$25,000~65,000 元,依服務範圍報價。

方案價格方案期間法律諮詢法律點數企業 內訓法顧證書
NT$25,0001年6小時(預約制,不含LINE回覆)
NT$35,0001年6小時(預約制,不含LINE回覆)3小時
NT$45,0001年不限時數(含LINE即時回覆)6點2小時
NT$65,0001年不限時數(含LINE即時回覆)12點4小時

企業法律顧問有證書嗎?

許多老闆在挑選法律顧問時會問:「有沒有法律顧問證書?」。實際上,台灣沒有主管機關來核發法律顧問的國家證照。目前市面上看到的「法律顧問證書」,多為律師公會提供的制式法律顧問證書,或律師自己設計的法律顧問證書。

若要到律師公會購買證書必須出示律師證才能購買,但比起法律顧問證書,其實更重要的是以下幾點:

• 是否具律師執照與實務經驗
• 是否熟悉企業經營與商業邏輯
• 是否了解您所處產業的特有法規與風險
• 溝通是否流暢、回覆是否即時、報價是否透明清楚

法律顧問聘請相關問題!

在經營公司的過程中,老闆們常把時間和心力放在業務開發、人事管理和客戶經營上,對法律問題不是沒想過,而是常覺得「應該還用不到律師」、「等出事再請律師就好」。也有人擔心法律顧問費用太高,或不知道律師平常到底能做什麼。

這些疑問很正常,畢竟法律不像財務或行銷那麼容易看見成效,但其實法律顧問的角色,就像是企業的健康管理師,能夠提早發現問題、預防風險,甚至協助做出更穩健的決策。

隨著法令日益嚴謹、產業變化快速,企業若能提早佈局法律制度,不但能避開許多看不見的陷阱,更能展現出「有制度、可信賴」的形象。而這,也正是法律顧問真正的價值所在。

如果你也曾經想過:「我們公司現在有需要請法律顧問嗎?」或「法律顧問到底能幫我什麼?」接下來這六個常見問題,就是許多企業主最關心的關鍵,我們一一為你拆解說明。

問題一:什麼時候該聘請法律顧問?

許多企業常誤以為只有遇上訴訟或糾紛時,才需要律師介入,但事實上,最理想的法律顧問關係應從企業起步階段就開始建立。

在創業初期,包含合夥契約的擬定、員工聘僱契約的撰寫、商標的申請與保護,這些制度性的設計若能從一開始就納入法律觀點,將有助於日後的穩定經營。

當公司逐步擴張、尋求資金、開發新市場,或面對複雜的投資協議與股東安排時,律師能提供明確、可執行的建議。

若企業面臨頻繁的法律支出或涉及金融科技、醫療、資料保護等高法規風險產業,也更應該與熟悉業界的法律顧問合作,以建立完整的合規機制與風險防範體系。

小結:
 法律顧問的介入時機,不在問題發生之後,而是在每一個可能影響企業命運的轉捩點上提供支持。愈早建立顧問關係,愈能降低後續處理成本與風險。

 

問題二:法律顧問能處理哪些業務?

一位專業的法律顧問,就像是企業在法律世界中的嚮導,協助領航並設下防線。除了常見的合約擬定與修改外,律師更會就契約中的潛在風險例如不合理的違約金要求,提出評估與建議,協助企業在未簽署前就預作防範。

在人事管理上,顧問能針對員工進用、績效考核與解僱資遣流程給予合法、可行的處理建議,避免勞資爭議引發風波。

此外,公司治理結構、章程與股東協議的建立,智慧財產的保護與授權談判,乃至於撰寫法律意見書、律師函或訴訟文件,都是法律顧問經常協助客戶處理的範疇。

更重要的是,法律顧問能協助企業設計法規遵循與內控機制,並進行員工培訓,讓法治觀念內化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

小結:
 法律顧問的功能不只是「代筆」,而是長期陪伴企業成長與防禦風險的策略角色,能夠從營運細節中提出專業、務實的建議。

問題三:聘請法律顧問有什麼好處?

許多企業主在遇到法律問題時才開始尋找律師,但此時往往已錯失最佳處理時機。若企業能與法律顧問長期合作,不僅能在風險發生前即早識別與處理,更能在遇到突發狀況時,因為平時有合作有默契,能快速取得適切自己的法律意見與支援。

律師的參與,也有助於企業在重大決策上建立清楚的法律依據,使經營策略更具穩定性與合法性。對外而言,有法律顧問陪伴的企業,常能展現出制度化、重視合規的形象,增加合作夥伴與投資人的信任感。同時,在爭議發生初期就由法律顧問介入,往往能有效緩解衝突、避免訴訟,替企業爭取時間與空間。

小結:
 法律顧問的價值,在於協助企業「未雨綢繆」,讓風險可控、制度完善,也讓決策過程更有依據與信心。

問題四:中小企業是否需要法律顧問?

許多中小企業主可能會認為法律顧問是大企業的配備,但其實規模越小、資源越有限的企業,愈需要有外部專業的協助。

中小企業往往無法負擔設置內部法務人員的成本,但透過外部法律顧問合作,可以在可控的預算內,取得專業的法律建議與文件審查服務。

法律顧問能協助建立基本的合約架構與制度設計,並提供即時回應的支援機制,讓企業即使面對突發的爭議,也不至於手足無措。在政策與法令不斷變動的環境下,法律顧問也會適時提醒與更新法令,協助企業合法合規地前進。

小結:
 中小企業不但需要法律顧問,而且能從中獲得極高的性價比與經營穩定性,是最值得投資的夥伴資源之一。

問題五:內部法務與外部法律顧問如何分工?

企業若已有內部法務部門,與外部法律顧問的合作則能形成互補的專業網絡。內部法務熟悉公司運作流程,適合處理日常合約審查、法規查核及內部政策制訂等行政事務。然而,重大法律糾紛處理或是法律訴訟,曠日費時則需由具備法院經驗與談判能力的外部律師出面處理。此外,外部顧問能從客觀角度審視企業狀況,提供跳脫公司內部限制的建議,有助於高階決策的法律判斷。

小結:
 內部法務如同企業的「第一線防守」,而外部顧問則是「戰略支援部隊」,兩者協作能大幅提升法務效能與企業防禦力。

問題六:如何選擇適合的法律顧問?

挑選法律顧問,並非單憑專業資歷,更需要綜合考量對方是否真正理解企業的需求與文化。除了確認律師具備合法執業資格與實務經驗外,是否熟悉企業所屬產業的特性與法規,是決定合作效率與品質的關鍵。

良好的法律顧問應具備清楚溝通的能力,能將複雜的法律概念轉化為企業能理解與執行的行動指引。此外,服務條款是否明確、報價是否透明,也是建立信任的基礎。在實際合作中,法律顧問與企業負責人之間的默契與信任,更會直接影響法律建議的落實程度。

小結:
選擇法律顧問,不只是聘用一位律師,更是挑選一位能理解、支持並陪伴企業走長遠路的夥伴。

法律顧問是企業營運的保險與助力!

在競爭激烈、法規頻繁變動的市場環境中,企業不只是要會做生意,更要懂得守法營運。有時候一份合約的細節、一段勞資談判的策略,就能幫一間中小企業避開高額損失;也曾有客戶在面臨訴訟風險時,因我們的協助而安心度過。

很多人以為找法律顧問一定很貴,其實法律顧問費用可以依企業規模和預算需求彈性安排,不一定是遙不可及的距離。因此選擇一位專業、信任且懂你產業的法律顧問,是企業長期成功的重要投資!

明人法律事務所希望用更貼近人心的方式,陪伴你面對每一個法律選擇。如果你是老闆、創業者,或者需要中小企業法務協助,歡迎私訊聯絡我們。

創業需要法律顧問嗎?|《法律少一點》EP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