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方資方共出席的會議就是勞資會議嗎?勞資會議應如何成立?會議上可以討論哪些事項呢?下方文章將簡單介紹什麼是勞資會議,以及其存在的重要性。

什麼是勞資會議?
根據勞動基準法第 83 條規範,為了協調與促進勞資合作關係,並提高工作效率,事業單位應舉辦勞資會議以達目的。也就是說勞資會議是一個讓公司經營者與勞工可以彼此溝通討論的管道,直接解決工作規範上的問題。
勞資會議什麼時候需要開?
勞資會議即為勞工與資方的溝通橋樑,若雇主要施行新制的工時規則,例如:加班時數、輪班制度、放寬例休假限制等,都是須要經過工會或勞資會議的同意才能執行。
但並非所有企業公司都有成立工會組織,所以勞資會議顯得更加重要,是把關勞方權益的關鍵角色。
勞資會議常見問題?
下方整理幾點關於勞資會議的常見問題,包含如何成立勞資會議、一定要開勞資會議嗎、以及哪些事項可以在勞資會議上進行討論。
勞方代表要怎麼產生?
成立勞資會議時,勞資雙方需各派出相同人數的代表,資方代表是雇主指派,勞方在有企業工會的情況下,可優先由工會組織成員選任出代表人。若沒有工會的情境下,則是從全體職員中從中選出勞方代表參與會議。
不召開勞資會議會有什麼後果?
勞資會議成立的初衷是期待增進勞資合作,提升工作默契與效率。但目前並非強制須要成立施行,即使未召開勞資會議也沒有對應罰則,所以部分公司企業尚未將勞資會議編列為例行公事範疇。
不過,若雇主施行延長或變形工時制度、女性夜間加班等規定,就需要勞資會議決議通過才能施行,否則雇主可能面臨行政裁罰。
勞資會議討論哪些事項?
根據勞資會議實施辦法第13條內容,勞資會議中可以討論的事項有6大類型,包括協調勞資關係、促進勞資合作事項、勞動條件事項、勞工福利籌劃事項、提高工作效率事項、勞資會議代表選派及解任方式、勞資會議運作事項。
在勞資會議中,不僅能使資方了解勞方端期待的合作、福利待遇,更能夠有效地訂定出適合公司制度文化的規定。對於勞方而言也可以清楚目前公司營運的情況,提出可執行且合宜的方案,達成雙方共識。
哪些公司需要召開勞資會議?
雖然現階段並不強制公司召開勞資會議,但建議當公司規模在30人以上時,還是要定期舉行勞資會議,才能確保勞資雙方得到共識。最後,如果你對於勞資會議仍有相關的疑問,歡迎隨時聯繫賴郁樺律師。
(1)本篇文章引用的法律和法院裁判見解具時效性,法令有修法和增刪之可能,請勿直接援引,建議應自行查閱最新有效之法令和法院見解。
(2)本篇文章為法律知識分享,屬於一般性通案解釋,僅供參考使用。另因具體個案事實不同,適用情境也不同,不建議直接作為個案法律主張或訴訟用途,若需要具體個案建議,還請攜帶證物資料預約專業律師諮詢。
(3)本篇文章著作權屬於明人國際法律事務所賴郁樺律師,未經授權允許,請勿任意轉載使用或改作本篇文章

賴郁樺律師為專業勞動法律師,擅長處理勞資糾紛,目前為桃園市政府調解人、調解委員及仲裁委員,擁有豐富的勞資糾紛處理經驗。 賴郁樺律師曾處理案件範圍包括一般資遣解僱、職業安全衛生法跟職業災害補償、工會及團體協約、勞動契約及工作規則擬定審閱、競業禁止與最低服務年限、非典型勞動(派遣、外包及部分工時人員)、就業歧視及職場霸凌等勞動法問題。